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吉农院院发[2021]48号),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课程教育为主要依托,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
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构建多元化劳动教育体系。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专业工作的劳动实践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在劳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坚持学生为本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实际出发,把劳动教育与学生专业和兴趣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才能品行的协调发展。
3.坚持理实结合自我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强化实践体验,通过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体验劳动感受,掌握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具体安排
1.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其中理论教育6学时(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4学时,学院负责2学时),实践课程26学时。
2.劳动教育课程包括劳动教育理论课程和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其中,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包含日常生活劳动实践、社会服务劳动实践、专业学科劳动实践三个模块。
3.理论教学内容以课堂为主阵地,可利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组织开展劳动知识、劳动安全、劳动纪律等方面的教育,学习劳动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讲解学期劳动计划与安排等内容。通过组织动员教育,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
4.日常生活劳动实践教学内容可结合3月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月、5月“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等,根据学校校园公共区域卫生包干责任制要求,组织学生开展校内绿化养护、校园卫生、教室清洁、实验室维护等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培养学生掌握日常生活劳动技能和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助力推动校园文明建设。
5.社会服务劳动实践教学内容可结合学院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和福利院,走进农村农场和工厂企业,开展敬老爱幼、助残助困、社区便民、文化宣传、政策宣讲、医疗保健等公益劳动。
6.专业学科劳动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根据学院学科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已建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专业实践基地、就业实习基地以及其他社会资源,开展实习实训、自主实习、专业技能训练等,提升就业能力、职业素养。
五、成绩认定
1.综合考评,结果认定为“合格”和“不合格”等级,获得相应学分;不足32学时则认定为“不合格”,需在毕业前补足学时。
2.确实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劳动教育实践的,经学生申请(附三甲以上医院证明)、辅导员审核、学院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并在规定的劳动时间内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可以认定劳动综合成绩为“合格”。
3.劳动态度不积极、劳动表现差或劳动教育成绩不及格者,在各类评优评先及评奖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六、劳动教育组织保障
1.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教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负责统筹指导)
副组长:团委书记、学工办主任(负责协调沟通、检查落实等工作)
成员:各年级辅导员(负责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安排的具体事宜)
2.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经济管理学院
2023年4月24日